依稀(層與程)

畫家 陳世長/賴威嚴

對於林勤霖的作品來說,潛藏在其中的特殊涵意,除了音樂、詩、宗教經典、古老聖賢說、就是在時空上呼應時代與美術歷史意義的現代性。

因為藝術專業所需要的正是領域外的其他要事,就像他所畫的抽象,是一組框外的心理意象,濃烈的個人主張和發現諸多元素交錯密疊的潛在符碼。

他極端冷靜和極端感性的性格交融,除了顯現作品中的精確度,也清晰顯現在畫歷上。創作形式「白色及格物時期」、「時光的刻痕」、「時光的詩趣」、「時光的省思」、「凝視生命」。不同時期的視野省思,藉用時間歷程轉向去詮釋作品的內涵風格,內蘊化的東方情懷和全然西方形式表現,在作品的延展線上沒有重複,當然畫家強烈的藝術主張也不可能重複呈現。

黑與白(時光刻痕 1986~1989)
黑與白陰陽相生,卻又互為因果。在這些作品中,那些劃破黑白的線條總是在集結和疏離的瞬間展現出最精妙的律動。這些瞬間在數碼時代是否還具有異面同質的闡述可能呢?一直迷戀著這個領域,也許我們很難用一種方式來界定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但毫無疑問,黑白陰陽相生隱喻著當代藝術的另一些可能:游離於西方塗鴉的脈絡,並掌握著中國式圖繪的精妙內蘊。我們驚嘆於畫面中暗含的睿智感懷……那些練達、絕倫的形式突圍、現代時效,撰寫出了絕色的當代浮世寓言。他的作品讓我們駐足。凝視作品中神祕的東方元素,色澤似協奏曲般傾瀉而下,他的每一組色塊微妙且耐人尋味。是晝?是夜?是虛?是實?是陰?是陽?帶著這一切懸而未決的神祕,我們走進他的藝術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他還刻意營造一種二十一世紀新形態的文明智性。如果假以時日,總有一天他會從中衍生出更具價值的藝術特質。繪畫來源於生活又超越生活,繪畫中的〝形〞來自于視覺又超越於視覺,所謂的形式美來源於技巧又超越于技巧,繪畫作品其實就是心底裡發自內心深處瞬間肆意的感動。

白與色彩(時光的省思─凝視生命1990~2006)
這個時期的作品呈現幾次轉變。色彩由晦暗凝重到明朗澄澈/形式上的對稱到不對稱,充滿著形色游移後的動能∕藉由線條與色彩賦予的形體不假矯飾的到位塗抹,既飽和又張狂,在懸掛著一組畫作之間似乎要吞噬其他畫家的作品。
似乎畫家在塵世尋找目標物心靈咀嚼後重新賦予的離散關係和抽離的隱喻象徵,或虛或實,總是圍繞在一層文化影響下的氛圍打轉。
「重返伊甸園」去年在台北99°藝術中心展後,就整個視野而言,色彩逐漸輕量化而層次豐饒,色塊上的壓縮或大或小實現與隱晦,其間的比例值加大,幾乎到臨界的微妙邊境,沒有先前的凝重蒼茫,卻彷彿身陷在一片行雲流水間疊嗅到自然的呼吸吐納,美到像一季經典化妝品品牌代言。
林勤霖深層的宗教觀信仰(耶穌基督),顯現在創作包容上,也是一種迷人之處。他全然拋卻物化下的社會機制,獨自選擇在加拿大維多利亞港畔和台北金瓜石構築工作室。用一種修士身行去面對創作。來去之間,甚至用一種高處視見對作品的漂移作為世界觀察的解釋。
沒有鄉愁,因為不曾恍惚。他隻眼獨具的絕頂聰慧下不凡眼界,以抽象之形之線之色,飽含動能力量溫暖委婉的告知。
這也是抽象形而上象徵意外的藝術魅惑。

——原載於2006年展覽畫冊《生命本質的流變》(大古出版)